您现在的位置: 漳平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一片绿叶书写共富传奇——漳平全力推动茶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2025-10-21 15:12:01 作者: 赖韦元 来源: 漳平新闻网 分享到:

随着秋意渐浓,当前,漳平水仙茶秋茶采摘季节即将来临。在漳平市南洋镇南洋村,95后”茶人沈达铭望着自家长势良好茶园,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秋茶茶叶长势不错,过几天等天气合适,就可以采摘了。”沈达铭大学毕业后返乡,师从父亲——非遗传承人沈添星,如今已成为制茶带头人,并被福建农林大学聘为研究生校外导师。

近年来,漳平市委、市政府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推动茶产业从“小散弱”向“集群强”转型升级,2021年,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漳平市、漳平水仙茶和李发金入选全国“百县·百茶·百人”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先进典型;2022年“漳平水仙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漳平水仙茶荣登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茶叶)品牌声誉百强榜。如今,漳平茶园面积达11.6万亩,年产量1.57万吨,全产业链年产值近30亿元,茶产业已成为漳平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真正实现了“一片绿叶富一方百姓”。

顶层设计筑牢发展基石

漳平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始于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发展壮大水仙茶产业作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富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先后出台《漳平水仙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五条措施》《漳平水仙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行动方案》等十余份政策文件,成立茶产业发展中心、茶叶协会及40余家乡镇合作社,形成“政府引导+协会协调+市场运作”的协同体系。

此外,漳平市在南洋镇等水仙茶传统产区的基础上,大力实施面积扩种、加工提升、品牌培育、文化培育等四大工程,有效辐射带动北部乡镇发展水仙茶产业,初步形成漳平水仙茶产业集聚发展势头。同时秉持“管理+服务”的理念,为农户提供土壤健康、气象服务、标准种植、品牌溯源、农技服务、供需对接等全方位服务,通过智能化管理与服务助力当地支柱产业——漳平水仙种植业的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通过培育大户和示范基地,新植水仙茶园5295亩,辐射北部乡镇形成产业集群,并成功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为产业升级搭建高端平台。

生态优先推动品质革命

“茶叶的品质是生命线,生态是品质的根基。”漳平市以生态茶园建设为核心,首创“清单制”“积分制”管理模式,建成标准化生态茶园9.6万亩,其中8万多亩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万多亩通过无公害、绿色或有机认证,4万多亩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套种绿肥、增施有机肥、推广“以螨治螨”生物防控技术及太阳能杀虫灯,茶树抗病虫害能力显著提升,连续十几年实现茶叶农药检测“零残留”。如今,漳平水仙茶通过中国、韩国、欧盟三地检测,永福高山茶更是通过中国、日本、欧盟等四地标准认证,“绿色生态”成为最亮眼的品牌名片。

为提升茶叶品质稳定性和市场认可度,漳平市在标准化建设上下足了功夫。漳平市茶产业发展中心与漳平台创园的台商携手,共同研制的《台式乌龙茶》和《台式乌龙茶加工技术规范》两项国家标准成功发布并实施。同时,配套的省地方标准《台式乌龙茶茶树栽培管理技术规范》和《台式乌龙茶冲泡与品鉴》也获批发布,极大促进了海峡两岸标准交流互鉴,推进了两岸“行业标准共通”。

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漳平先后荣获“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等称号,永福高山茶入选金砖峰会用茶,漳平水仙茶与永福高山茶双双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茶旅融合拓展共富空间

依托“花乡、画乡、茶乡”资源,漳平推动“茶叶+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台品樱花茶园、台湾茶叶故事馆等20余个休闲旅游项目,形成“茶园观光+民宿体验+研学培训”新业态。国家生态樱花茶园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漳平赏花品茶红色休闲之旅”入选全国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寻茶之旅”列入“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线路。茶旅融合不仅让游客沉浸式体验茶文化,更带动周边农户增收,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一片绿叶,承载着漳平人的致富梦想;一杯清茶,映照出产业振兴的生动实践。从普通茶农黄超到新生代茶人沈达铭,从生态茶园到非遗技艺,漳平茶产业正以“一叶兴农”的担当,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续写着“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时代华章。

责任编辑:李萍
时事热点
社会民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