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漳平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漳平市社会各界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现场直播

2025-09-04 09:00:39 作者: 记者组 来源: 漳平新闻网 分享到:

93日上午9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漳平人民与全国人民一样,怀着激动的心情,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现场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现场直播。

在市人武部,政委马国强与干部职工、秋季预定新兵集中观看了大会盛况,倍受鼓舞。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观看阅兵激发的澎湃热情转化为实干担当的实际行动,立足本职岗位,团结一心,锐意进取,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在菁城街道富山社区,居民齐聚社区活动中心,通过大屏幕共同见证了这一庄严而激动人心的时刻。

在观看过程中,居民们被整齐划一的受阅方队、先进的武器装备所震撼,不时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社区里的几位退役军人也来到了现场,神情庄重地观看阅兵。

漳平市菁城街道富山社区居民(退役军人) 陈榕鑫:今天,观看了大阅兵仪式,我心潮澎湃。祖国日益昌盛,军队不断发展壮大,这让我深刻感受到国威军威,更为国家今日之富强深感自豪。历经80年岁月沧桑,伟大的抗战精神薪火相传。我们要永远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漳平市菁城街道富山社区干部(退役军人)  陈贵河:看了今天阅兵,想起我们当年部队用的是 “小米加步枪”,现在是战机导弹、信息化主战装备,变化天翻地覆。看到部队军容严整、步伐铿锵,我激动得热泪盈眶。祖国强大,军威雄壮,作为一名老兵,我倍感骄傲和自豪。

在龙岩市钢铁产业重点企业——福建龙钢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的大礼堂,企业党员职工热情观看了阅兵仪式。

福建龙钢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员工  严柏来:今天我很激动观看了阅兵仪式,当整齐的方阵踏过天安门广场,我仿佛又回到了军旅岁月。如今,虽身着企业工装,但军人的烙印从未褪色,阅兵展现的不仅是大国重器与强军风采,更是一代代中国人的奋斗底色。从保家卫国到建设祖国,战场虽变,但忠诚与担当不变,我将继续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为企业发展、国家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福建龙钢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轧钢厂员工  林龙银:今天我很激动,观看阅兵时,战机翱翔、方阵铿锵的画面,让我真切感受到国家的强大。曾经在军营保家卫国,如今才更懂国家强盛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后盾,正是有了稳定的发展环境,我们企业才能在市场中稳步前行。作为退役军人,我把部队里“令行禁止、攻坚克难”的作风带到岗位上。国家强则企业兴,企业兴则国力增。我会继续以军人本色干好本职,为企业发展添砖加瓦。

在当年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留下红军留款信的象湖镇杨美村,镇村干部与村民代表早早聚集,等待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盛况。当威武的受阅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时,现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不少人眼中满是激动与自豪。

漳平市象湖镇杨美村村民  苏源桦:看着咱们国家的军队这么威武,武器这么先进,心里特别踏实。从小听着红军在杨美村的故事长大,现在国家强大了,我们更要把这份不容易记在心里,把红色故事讲给下一代听。

直播结束后,大家前往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重温烽火岁月里军民鱼水情的感人故事,感受红军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爱民情怀。

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纪念馆位于漳平市象湖镇杨美村,以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为历史依托,围绕党的群众路线主题,以红军留款信为突出亮点。1929820日,朱德率红四军在此休整,因村民躲避,仅找到苏观泗老人。经沟通,老人帮忙购米,红军留下2元大洋,并在墙上写下留款信:“老板你不在家你的米我买了廿六斤大洋二元大洋在观泗老板手礼 红军”。这幅题壁留款信,不仅定格了红军与百姓的鱼水情,更成为纪念馆传承红色基因、讲述群众路线故事的核心载体。

漳平市象湖镇杨美村村干部  苏德明:每次来纪念馆都有新感受,今天看完阅兵再看这封留款信,更明白“军民同心”的分量。以前红军守护百姓,现在国家守护我们,我们也要把这份精神传承下去,支持村里的红色建设,让更多人知道杨美村的红色故事。

漳平市象湖镇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  张俊萍:阅兵展现的是国家实力,纪念馆里的故事承载的是精神根基。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把红色资源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动力,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助力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在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区管委会海峡两岸融合馆,两岸同胞齐聚一堂,共同观看大阅兵直播,并纷纷点赞祖国强盛。

跟随父辈脚步来到永福创业的台二代陈濂丰正聚精会神地观看大屏幕上壮阔的阅兵场景。

台青  陈濂丰:太震撼了,耳闻不如一见。虽然没有在现场,但在荧幕前看的感受也是非常激动的。今天在阅兵式上看到那些精良的武器装备,看到新一代军人的风貌,真真正正感受到中国的强大。生为中国人,我也非常的自豪,也相信人民必胜,和平必胜,正义必胜。

2015年,台二代陈濂丰怀着对“大陆阿里山”的憧憬,跟随父辈脚步来到漳平台创园,与父亲各展所长,分工明确:父亲负责茶园管理与维护,陈濂丰负责做青、炒青、烘焙等制茶环节。“父子档”强强联手,事业蒸蒸日上。

而最早来福建投资农业的台商谢东庆,在漳平深耕几十载,亲眼见证了大陆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和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

台商  谢东庆:今天看了阅兵仪式,场面很壮观,气势磅礴,展现强国风范。当抗日老兵出来的时候,我特别感动,不禁想到中国14年艰苦抗战历史,我们两岸同胞必须铭记历史,奋发向前。我来永福创业30年了,亲身经历了祖国飞速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我会一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两岸农业合作,为两岸融合、民族复兴尽一份力量。

同样在漳平奋斗二十余年的李志鸿,凭借引进台湾精致农业的管理理念和制茶技术,已经建成了两岸高山乌龙茶规模最大的现代茶厂,年产精品高山茶40吨,500多名当地农民参与茶叶采摘、加工等产业链的工作,为当地提供劳动力务工收入600万元。

台商  李志鸿:当今,国家的发展是繁荣昌盛,百姓的生活是幸福安康。今天的阅兵,让人感觉十分的震撼,十分的兴奋。除了展现国家的强大,同时也展现两岸共同追求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中国梦,就是两岸要快速和平统一的追求。

如今,漳平市永福镇已经是国家级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核心区,全镇入驻台资企业53家,常驻台商600多人,是台商个体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乡镇。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连续八年在国家级台创园发展建设考评中位列第一,成为闽台高优农业融合发展的样板。从老一辈台商凭借信任扎根大陆、见证时代变迁,到年轻一代台青循着机遇接力奋斗、开拓创新,他们始终与这片土地的发展同频共振。

责任编辑:李萍
时事热点
社会民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