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龙岩市委宣讲团宣讲报告会在漳平举行漳平市举行“探秘古人类遗址—漳平奇和洞”采风写生暨展览活动厦门市中医院与漳平市总医院医联体揭牌仪式暨名医工作室签约仪式在漳平举办漳平市召开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迎检工作部署会“利用废弃食用菌棒生产绿色甲醇”项目座谈会召开 漳平市开展“助企服务日”专题活动漳平市政协开展 “十五五”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专项规划调研论证 漳平市理论骨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培训班暨市委宣讲团动员会召开漳平市委主要领导到部分市直部门调研漳平市领导调研水质提升、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龙岩市委宣讲团宣讲报告会在漳平举行漳平市举行“探秘古人类遗址—漳平奇和洞”采风写生暨展览活动厦门市中医院与漳平市总医院医联体揭牌仪式暨名医工作室签约仪式在漳平举办漳平市召开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迎检工作部署会“利用废弃食用菌棒生产绿色甲醇”项目座谈会召开 漳平市开展“助企服务日”专题活动漳平市政协开展 “十五五”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专项规划调研论证 漳平市理论骨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培训班暨市委宣讲团动员会召开漳平市委主要领导到部分市直部门调研漳平市领导调研水质提升、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工作“每年都是网格员上门帮我们缴费,还耐心讲解医保政策,真是既贴心又省心!”近日,漳平市溪南镇东湖村寨尾自然村88岁的独居老人郭玉娇欣慰地说。年老体弱的她生活虽能自理,但已无劳动能力,儿子常年在外务工。在医保缴费期间,老人因行动不便且不熟悉线上操作,迟迟未能完成参保缴费。村“跑腿社”网格员发现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现场为老人办妥了缴费手续,并耐心讲解医保政策。
东湖村地处偏远山区,村民出行办事极为不便。早在1991年,村团支部就组织第一批34名青年志愿者,义务为村民代办各类事务,初代“跑腿社”应运而生。此后,历经三次升级蜕变,村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精心打造出“跑腿社”这一党建服务品牌,如今的“跑腿社”已发展成为制度完善、运行规范的便民服务平台。通过“党员多跑腿、群众少跑路”的贴心服务模式,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2021年,东湖村被列为龙岩市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点,“跑腿社”也顺势成为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开启了服务群众的新征程。
为确保服务高效有序开展,“跑腿社”精心构建“村—片—户”三级服务体系,设立10个跑腿驿站。每个驿站配备一名村干部、一名党员和一名志愿者,实现服务网络全覆盖。同时,明确代办事项30余项,涵盖政策咨询、医社保代缴等村民高频需求内容。在服务流程上,推行“受理—代办—回复”三段工作法,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定期公开服务记录,主动接受群众评议。这些举措,真正实现了服务流程的透明、高效与规范,让村民办事更加省心、放心。
“跑腿社”的跑腿员主要从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和村民小组长中挑选服务意识强、群众信得过的骨干力量。为提升跑腿员的实务能力,村里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党员们带头冲锋在一线,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在实实在在的服务中得到显著增强。
东湖村还巧妙地将“跑腿社”与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服务优势,助力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与文旅项目开发。在“跑腿社”的积极推动下,“东湖米粉”“东湖苦茶”等特色农产品逐渐走出大山,打响了品牌知名度。同时,积极引进旅游企业,大力开发现代文旅项目。2021年以来,在建旅游项目累计投资达375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首次突破10万元大关。党建强、产业兴、百姓富的良性循环在东湖村逐步形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东湖村“跑腿社”不仅大幅提升了便民服务效率,更在党群之间架起了一座紧密相连的桥梁,加深了彼此的情感联系,推动党建与产业、治理、乡风深度融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