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漳平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漫谈漳平“龙”文化

2024-03-08 11:32:52 作者: 陈龙林 来源: 漳平史志谱 分享到: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皆称“龙的传人”。在福建,闽者龙也,门内是潜龙在渊,破门而出就成冲天巨龙。在闽西,因龙岩洞而名龙岩,是全国唯一以“龙”命名的地级市,被誉为“龙的故乡”。在漳平,天生就打上了龙的胎记,后天更演绎出多姿多彩的龙文化。

漳平的前身叫九龙乡,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武帝太康三年(282),今漳平地为新设的新罗县(闽西地域最早设立的县级机构)之苦草镇九龙乡。从此,九龙乡这个地名沿用了1189年,直至明成化七年(1471)从龙岩县分离出来,新置漳平县。

与九龙乡相对应的,漳平的母亲河叫九龙江。其名称来历,据明正德年间修编的《漳州府志·卷七》载:“梁大同间,有九龙昼戏江上,故名”。进一步考证,位于九龙江下游的华安县龙江潭,留有明朝举人赵德懋所题的“九龙戏江处”五个大字的石刻。

漳平自古就有万安溪、雁石溪、宁洋溪(九鹏溪)、新桥溪(和睦溪)、新安溪(拱桥溪)、黄祠溪、瑞都溪、感化溪(溪南溪)、大深溪,九水汇聚于华安县湖林乡的九龙山北,故名九龙江。据《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三百二十九》载:“......经九龙山,因名九龙江”。九龙山在华安县湖林乡与仙都镇的交界处,有九条山脉逶迤起伏,似九龙嬉戏而得名。这是九龙江之名的另一版本。

在漳平,从西园盐场洲四溪两两汇流后始称九龙江北溪。由此至芦芝,九龙江北溪历九曲回肠,形成多个回龙湾,留下碧龙潭、龙江潭、龙龟潭、龙兴潭等,潭潭皆有风景和龙的传说:碧龙潭在县西五里(今溪仔口之上),水深澄碧,相传有龙居之,岸有佛踪,曰碧潭澄鉴,为漳平八景之一;龙江潭在县前,古有龙现,故名。潭上造舟为梁,宛若虹然,曰龙江虹渡,为漳平八景之一;龙龟潭在县东坂尾,传有神龟居其下;龙兴潭在芦芝,传乡人多祷雨于此;在城区南岸桂林九龙江畔的驻龙洲(榉子洲),相传为龙驻之地,为一邑胜景,与北岸东山构成“出水口”。

与九龙江相关的还有“九龙三公”。在漳平市新桥镇西埔村有座“嘉应祖殿”,此为纪念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部将刘氏三兄弟(《刘氏族谱》载为刘福、刘禄、刘寿)率众将士疏浚九龙江北溪“以通舟楫”的治水功绩而建。据清光绪三年(1877)《漳州府志·卷四十八》记载:“相传神姓刘氏,兄弟三人从唐将军开漳,旧时()()平宁()水道舟楫不通,刘氏疏而达之北溪以上,信奉灵赫”。刘氏三兄弟也因“疏沦排涣,功追神禹”。“九龙三公”民间信仰分布于九龙江沿岸及周边村落,被视为水上保护神。漳平城区旧有好几处“三公庙”(现毁),船工每年开春时,备牲醴祭祀“三公”,祈求行船平安。

刘氏三兄弟被敕封为“九龙三公”之后,西埔民众在祭祀时,多了一样别致的供品——竹篾扎制、彩纸装饰的龙。至元代随着卢氏的迁入,逐渐发展演化为木板作为龙身支架、花灯装饰、长达数百米的“板凳花灯龙”,其意又增加了“拔龙脉”“舞龙求雨”等含义,祈求人丁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地方民俗已被列为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图腾领域酷跑世界”的壮举之誉,中央电视台多次报道这一盛况。

每年元宵节,漳平菁城、永福、双洋等地,均有舞龙。有布龙、火龙两种。布龙由79节构成,每节1人撑持,用印有龙鳞的布覆盖于节架上,作为龙身,整条龙可以翻腾回转。双洋舞龙,尚有用竹篾扎成各种动植物、历史人物形状的彩灯,随布龙出迎,另具特色。同时,随着夜幕降临,“炸龙”活动在麟山塔下开启,随后游遍宁洋古城大街小巷,各家各户用鞭炮迎接彩龙,电光火石与龙共舞,场面惊心动魄。

九龙江丰沛的水流,使龙舟竞渡在明清时期就成为重要的民俗活动。每年端午节,两岸村民各置龙舟,举行龙舟竞赛,以先夺标者为胜,历久不衰。1984年起,漳平恢复停办20年的龙舟赛活动:每条龙舟装饰一新,由1人指挥,1人司鼓,1人掌舵,18人划桨,改夺标为竞速决定胜负。江上鼓声点点,舟如箭发;两岸观者如堵,呐喊助威,盛况空前。漳平西园丁坂龙舟队多次参加全省、全国和国际龙舟邀请赛,成绩名列前茅,声名鹊起。

在古代堪舆学中,江流代表龙,山脉也代表龙,亦称龙脉。

漳平还有不少地名是以“龙”命名的,如永福龙车、拱桥龙洞、象湖龙门等。

世上本无龙,崇拜的人多了,也便有了龙。这龙是团结凝聚的龙,是创新进取的龙,是包容开放的龙,是吉祥和谐的龙。漳平龙文化是中华龙文化精神财富的一部分。

图为漳平新桥西埔村的板凳花灯龙。华荣丽摄

责任编辑:李萍
时事热点
社会民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