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家校协同育人工作推进会在漳平召开漳平市召开反诈“减半、降档、清零”动员会暨劝返逼返专项工作第1次约谈会漳平市委书记专题调研督导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龙岩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漳平开展专题调研漳平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漳平市部署2023年国土空间规划工作30名新兵启程奔赴军营 漳平市举行春季新兵入伍欢送大会陈东海:发展“美丽”产业 为乡村振兴锦上添“花”漳平市人大开展森林资源管护专题调研龙岩市考评组对漳平市党管武装工作进行绩效考评龙岩市家校协同育人工作推进会在漳平召开漳平市召开反诈“减半、降档、清零”动员会暨劝返逼返专项工作第1次约谈会漳平市委书记专题调研督导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龙岩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漳平开展专题调研漳平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漳平市部署2023年国土空间规划工作30名新兵启程奔赴军营 漳平市举行春季新兵入伍欢送大会陈东海:发展“美丽”产业 为乡村振兴锦上添“花”漳平市人大开展森林资源管护专题调研龙岩市考评组对漳平市党管武装工作进行绩效考评
图为《皇清大邑侯傅公去思碑》(残件)。 □ 邱荣洲 文/图
清朝康乾时期,经济文化得到发展。“龙岩一邑,尤生齿殷繁,人文富丽。”由于龙岩地理位置特殊,为加强统治,清雍正十二年(1734),朝廷酌核海疆,升龙岩县为龙岩直隶州,割漳平、宁洋二邑为其属县。
龙岩升格为直隶州后,朝廷任命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张廷玉的从弟张廷球为首任知州。雍正十三年(1735),张廷球走马上任,修学宫、建公署、复书院、增泮额、捐浮羡、治桥梁……从政数年,为民办了许多实事。离任之后,地方百姓在今东桥坂天后宫侧建张公庙供后人缅怀与朝拜,庙宇至今犹存。
同年,浙江鄞县(今宁波)人傅维祖上任龙岩州属县漳平县首任知县。作为张廷球的直接下属,傅维祖上行下效,直言“现今州宪张公,极厉整饬,事事修举,在属员尤当效法者也。”
傅维祖,号海峰,字文孙、云开,康熙五十年(1711)中举,在任京城小官廿余年,直到雍正十三年(1735),始铨选漳平知县。老来春到,傅维祖殚精竭虑。清道光十五年《龙岩州志》收录其所撰《重修县城记》《龙亭改奉龙门书院记》《重修关帝庙记》《修南门临溪道路小记》《新建菁城书院记》《修创龙江桥渡记》《重建文昌阁于东山序》《修金鸡潭舅姑岭序》等7篇文章,显示了他为漳平城市及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功绩,概括起来主要有:
其一,重修漳平县城。傅维祖认为漳平“虽有城垣,固围卫民,厥维要务。”漳平的县城,创自于成化,成于正德,到了雍正年间,已历经数百年,城垣颓败不堪。乾隆二年(1737)春,傅维祖亲自操劳筹款筹料,捐出自己的俸禄银二百五十六两有奇,于当年五月初动工,并告竣于当年九月初,经过四个月的大规模修缮,漳平县城焕然一新。
其二,整修南门道路。《修南门临溪道路小记》载:“平邑城南,外临深溪,左岸高数十丈,城脚有路……第世远年,湮土崩石溃,险仄不平,往来苦之。”傅维祖因捐薄俸以倡,邑之士庶亦乐为之和,南门道路遂变通坦。
其三,修桥渡。《修创龙江桥渡记》载:“漳平城外对望者为桂林,龙江隔之,非渡莫济。……因作虹桥于水面,计船则三十六只。”漳平九龙江原有浮桥以济度,但年久失修,浮船残烂,板面腐朽,铁链生锈残缺,傅维祖“爰捐己力,造巨舟二木,取坚厚工求牢固,俾接踵问津,得以稳坐无忧,可以济虹桥所不及渡者。”
其四,建复书院。他重视教育,将龙亭改奉龙门书院;新建菁城书院于佛仔山上,捐出俸银百两以置田租,专供延师及书院膏火;重建文昌阁于东山,为东山这座漳平历史文化名山增添秀色。使漳平一邑之文风丕振,科甲蝉联。
其五,修南门临溪道路及金鸡潭舅姑岭一带官道。漳平改隶龙岩州管辖后,两地交流日渐频繁,而金鸡潭舅姑岭一带成为漳平通往龙岩的交通孔道。这一带的道路下临深潭,上逼危石,险仄崎岖,风厉雨滑,稍一失足,身命难保,行人经过此地,无不胆战心惊。傅维祖发起兴修完竣后,从此天堑化为康途。
其六,重修关帝庙。《重修关帝庙记》一文载:“两座城隍祠建邻南市,洵为漳水之砥流,关帝庙创自东门,允作菁郊之关锁,调风和雨。”关帝庙重修后,百姓争相崇拜。对于推动礼、仁、智为儒家人伦典范,以及英勇抗敌的勇武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
傅维祖在漳平执政期间,多方建树,政绩卓越,清廉捐俸,造福百姓。由于政绩卓著,乾隆四年(1739),朝廷调任傅维祖至福鼎,为福鼎建县第一任知县。在福鼎,他秉承在漳平任知县时优良作风,造衙署、办学官、修城堡、营仑廒、买积谷、建祠坛等等。他苦心筹划,部署有序,使福鼎县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同时,他留意民瘼,兴利除弊,决狱明慎,为民平冤。在任四年,政绩卓越。因年老体弱,告老返乡,离鼎时,士民夹道欢送,途为之塞。
傅维祖在漳平、福鼎广施德政,其业绩可圈可点,可谓地方官佼佼者,难怪漳平百姓在他离任后,建“大邑侯傅公去思碑”于东山之上,表示怀念与追思。
“大邑侯傅公去思碑”碑长76厘米,宽68厘米,厚12.6厘米,椭圆珍帽顶,上刻双龙戏珠图案,中刻皇清大邑侯傅公,赫然在目。在方形框内,介绍他生平和政绩。“侯傅公维祖,号海峰,浙江……天挺名人,岳降奇英,胸藏经纬……”虽然石碑残缺不全,但部分内容仍可见,残碑与方志记载的史迹互证,清晰展现了清代龙岩直隶州成立后,漳平县首任知县傅维祖的丰功伟绩。
“大邑侯傅公去思碑”现由漳平邹文灶先生收存,让我一观,引发我执笔之情,特表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