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漳平新闻网 >> 人文漳平 >> 历史典故

无悔的青春——缅怀龙均爵烈士

2019-04-01 10:06:33 作者: 邱声光 来源: 漳平新闻网 分享到:

“大火无情人间有爱”。清明前夕,漳平市作家协会一行十余人带上一份虔诚,带上一方水土的思念,来到了铁道兵龙均爵烈士的墓地祭奠。

 

上午九时整,从漳平出发,驱车沿着208省道,行程五十多分钟便可到达芦芝镇大深村,跨过一条横穿村庄的漳泉铁路线,徒步上山,沿路看见许多工人在抓紧施工,一条新开辟尚未完工的水泥道路蜿蜒而上。龙均爵烈士陵园置于大深村后溪的半山腰上,墓碑立于陵园的正中央,左右两旁分别是共和国内务部部长钱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司令员李寿轩的题词立碑,三面环山,周边群山起伏,青松叠翠,烈士墓区庄严肃穆,简朴中透着庄重。

刚到陵园,迎面走来的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福新建厦铁路7标项目党工委书记郭崇强告诉笔者,作为龙均爵生前的所在单位,每年的清明节前都会来到这里,到烈士的墓地扫墓。他说: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救火英雄”龙均爵舍身为国就是值得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

 

春风吹拂大地,草木低吟沉静。园陵新植的翠柏衬托出更加的深沉和压抑,周边的竹林肃立,面无表情。在这里缅怀先烈,佩戴党徽、列队、站定、叩首、鞠躬,聚精会神地聆听当地百姓讲述龙均爵上山扑火英勇就义的史实,隔着光阴回望,似乎滞留在昨日的旧时光里,一段上山扑火英勇就义的历史场面徐徐展开。

龙均爵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铁道兵的一位英雄人物,1931年出生,中共党员,贵州省天柱县邦洞大河边人,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7年随军支援鹰厦铁路建设,生前屡获先进表彰。1958119日下午,准备去火车站接未婚妻来工地完婚的他得知附近发生森林火灾,危及潘洛铁矿及509地质队物资器材仓库,国家财产将遭受重大损失时,他毅然不顾一切带领施工人员扑灭大火,不幸壮烈牺牲,时年27岁。龙均爵被铁三师政治部追记一等功,被内务部誉其为“救火英雄”。

为了纪念龙均爵烈士,当地党委政府把它列入为党员教育示范基地;当地小学列入为青少年思想教育示范基地;龙均爵的家乡大河边小学被命名为“龙均爵小学”;生前所在单位成立了“龙均爵志愿者服务队”,最近正在开展龙均爵的史料征集活动,规划建设龙均爵纪念馆等等。

 

龙均爵义务讲解员、大深村原支部副书记陈金淼动情地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他们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应该好好珍惜。我们一定要好好的把烈士的遗迹保护好,把‘救火英雄’的精神传承好”。让社会各界群众和中小学生前来悼念这位英雄烈士,更好地激励后人。

一阵山风,没有足影,却留下踪迹;一场细雨,没有声息,却深情浇灌着一草一木的生长。

空山寂寂,英魂永在。龙均爵烈士短暂的一生,也是光荣的一生,为国捐躯,青春无悔。

责任编辑:
时事热点
社会民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