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市委主要领导赴基层调研 全网聚焦漳平!各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两岸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工作站揭牌 漳平市领导开展“人大代表联系月”活动 漳平:聚焦产业“数字化” 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漳平市开展全市灭蚊行动漳平市委主要领导开展“聚焦营商环境提升年·人大代表联系月”活动漳平市向老干部通报2025年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闽西日报】两岸(平潭)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中心漳平工作站揭牌——漳平出实招用实劲推动两岸融合出实效漳平市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题会【发扬龙舟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漳平:以特色产业为笔 绘就农业“富春山居图” 漳平市委主要领导赴基层调研 全网聚焦漳平!各级主流媒体争相报道两岸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工作站揭牌 漳平市领导开展“人大代表联系月”活动 漳平:聚焦产业“数字化” 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漳平市开展全市灭蚊行动漳平市委主要领导开展“聚焦营商环境提升年·人大代表联系月”活动漳平市向老干部通报2025年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闽西日报】两岸(平潭)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中心漳平工作站揭牌——漳平出实招用实劲推动两岸融合出实效漳平市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专题会【发扬龙舟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漳平:以特色产业为笔 绘就农业“富春山居图”
“老板你不在家,你的米我买了廿六斤,大洋二元,大洋在观泗老板手,礼。红军”这是一封著名的“红军留款信”的全部内容。
1929年8月20日,朱德率领红四军出击闽中途经漳平象湖杨美村,发现村里静悄悄的,不见人影。
“当时村里的老百姓受国民党的造谣欺骗,不了解红军,为避兵燹,纷纷逃出村外。”漳平市党史专家戴革平告诉记者,最后红军战士们只找到了村里的老人苏观泗,请他帮忙购买粮食以解决军中急需,并宣传买卖公平的红军纪律。
苏观泗带着红军战士来到堂弟苏和家中。主人不在家,米缸中却盛满了大米。战士们在苏观泗的应允下,为主人留足口粮后,以高于市价的价格买下了26斤大米。临行前,红军战士在米缸上方的壁墙上写下这封著名的“红军留款信”,并将米款二元大洋交给苏观泗。
“红军走后,苏观泗向回村的乡亲们讲述了红军题壁留款的经过,并将二元大洋交给苏和。”戴革平介绍说,村民对红军赞不绝口。8天后,红四军回师再次经过杨美村时,村子里的群众夹道欢迎,还协助红军侦探敌情,自告奋勇当向导。军民亲如一家的温暖气氛在小村洋溢。
如今,“红军留款信”字迹清晰地留在杨美村传统民厝荣福堂左侧辅厝房间的一面墙上。2014年,漳平当地以“红军留款信”历史故事为题材,拍摄微电影《风展红旗》,继续讲述这段红军秋毫无犯、军纪严明的感人故事。